他是一个清癯、干练、不知疲倦的人,一个一丝不苟、宁折不弯的人,一个从不计名利得失的人,他去世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他是在他五十五岁生日的那天,因积劳成疾,肝病突发,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工作岗位、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的。他就是我步入工作岗位的启蒙老师——尹东方。
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年23岁的我,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东京城林区基层法院刑庭作书记员。那一年的尹庭长,应该和现在的我年龄相仿,大约四十四、五岁。
刚到法院,一切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微机应用,自认为在法院作好书记员工作就可以了,尹庭长却多次说我年轻,又是大学毕业,底子好;不像他,虽然只是高中文化,部队转业就回来当了法官。将来当法官,一定要是大学毕业还得有法律知识才行,所以多次督促我多学习些法律知识。然而当时刚走出校园的我,感觉已经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并且繁忙的工作已经让我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心中不免抱怨起来。可是当我打扫办公室卫生时,无意间看到尹庭长办公桌内成摞的法律书籍和几十本工整的学习笔记时,我不免羞愧起来。我被尹庭长刻苦钻研的精神所震撼,想到尹庭长在繁重的工作中,还抽出时间来学习,我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还怕什么累呀。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法律,将来一定要当个好法官。从此我在作好书记员工作的同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并参加了全国自学成才考试黑龙江大学法律专业的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尹庭长,脾气很好,对年轻人更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们年轻人也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他总会在说笑中告诉我们很多工作中应注意的事情。有一次他告诉我们,当书记员也有危险,因为庭审结束后,有被告人核对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摁押的程序,如果这时被告人生了嗔恨心就会对身边的书记员下手伤害,所以书记员在核对笔录时也要时刻警惕。这种事情的确很少发生,可真要发生了就是大事故。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他的一次次告诫,像警钟,在耳畔常鸣。他时常讲,作法官一定要注意细节,要一丝不苟,要公正为民;审理案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很多法官都是从书记员做起的,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尽早养成好的习惯,为以后打基础;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要作的工作都要写出计划,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把计划写在脑子里了。
和尹庭长工作中相处十多年,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朋友、同学很多,可他对自己有约法三章,找他谈什么都行,就是别谈案件。在法院他更是出了名的倔犟,只要是他认准的法律问题,谁也别想改变他。有一起盗伐珍贵树木柞树的案件,被告人非法采伐了几株珍贵树木柞树,在法理上属牵连犯,一种行为触犯了两种罪名,应择一重罪处罚,因为以前在东京城林区柞树没有被当作珍贵树木,非法采伐柞树者也都没有按重罪—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追究,后来按上级要求对柞树统一到专门机构作了鉴定,认定柞树为珍贵树木蒙古栎后,才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追究非法采伐者的刑事责任。就此案,检察院认为数量少还按以前盗伐林木罪起诉,他审理后坚持原则,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确定了标准,无论是谁,也不能特殊,最终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对被告人定罪量了刑。
有一件小事,让我毕生难忘。那是我们一起去看守所提押被告人进行讯问,因为我事前约好了下午要和同学聚会,心里有事忙中出错,结果到了看守所才发现忘了带提押票,尹庭长一反平日的和蔼可亲,当时脸就沉下来:你马上回去去取!等讯问结束回到单位,尹庭长狠狠的批评了我,当时我心里还想,不就是一个提押票吗,可尹庭长说:这要在战场上,就是打仗不带枪,不但自已可能送命还会影响集体!说得我眼泪都出来了,当时我真有些想不通。现在想来,虽然他告诫我们的许多事情,并没有在后来的工作中发生,但是经过这十几的工作,我逐渐认识到工作严谨的重要性,我便更加敬重尹庭长了。
他还鼓励我们:年轻人,业余时间多看点小说。他说,当法官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不行的,多看书不仅能长知识,还能提高法律文书写作水平。他买了好多文学名著送给我。
曾几何时,我的工资每个月才几百元,而和我们作同样工作的地方法院干警工资都在一二千元,林区法院很清苦,我产生了不想干了的想法,他却教导我,钱是什么?人要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活,待遇不高但会慢慢改变的,老百姓需要你才是最重要的,说明你有价值!只要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要勤勉敬业,不辜负一方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林区法院现如今已纳入国家政法专项编制,工资待遇提高到了二三千元,当法官的“门槛”也提高到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和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一切发展都在像老庭长预想的一样,可不变的是老庭长根植在我心中的思想和信念。
我的老师--尹庭长,他仿佛是我人生航程中的灯塔,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在我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法官,在继续着老师未尽的事业和责任。
今年,我所负责的刑庭也录入了新书记员。我想,我应该像我的老师-尹庭长那样,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影响年轻的一代;我想,我应该告慰我的老庭长:您放心吧,您未尽的心愿,我能够替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