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林区法院立足新时代人民法院职责使命,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能量化的具体化举措为抓手,狠抓诉讼服务和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之司法为民篇第一期(总第九期):诉讼服务贴民心 群众满意看得见。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的前沿,是法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第一窗口”,也是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参与司法的重要场所。林区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自觉服务审判大局,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和“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将立案、信访、诉讼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一网通办”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为群众立案和纠纷化解带来了极大方便。
立案服务便民高效,人民群众满意度更高
林区法院林区法院充分发挥12368热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电子送达、“远程诉讼”、“线上接访”等平台功能,推进“一网通办”“一号通办”“异地可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制作网上立案视频和操作指南,指导当事人使用智能手机,动动手指即可完成网上立案申请、电子证据传输、诉讼费用缴纳等诉讼事项,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了诉讼事项“家里办”、“掌上办”,最大限度方便了群众诉讼。
大力加强诉讼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六个必须”“六个规范”及“四零服务”要求,周到、便民、优质、高效服务于民。12368热线服务满意度100%、网络咨询满意度100%。强化群众诉权保护和救济,贯彻执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不立案问题常抓不怠,立案监督率100%、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立案率100%、网上立案处理率100%,有效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做到“立案不求人”。

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人民群众诉累更轻
林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完善诉调对接中心、平台建设,扩大诉调对接应用效果,切实发挥法院在参与、推动、规范、保障纠纷源头防控化解工作中的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人民法庭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促进基层纠纷源头化解。
加强司法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认可度、接受度,大力推广“三调联动”机制和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多元化解方式,积极构建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模式,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百姓家门口,使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诉前。
今年以来,两级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000余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25%以上,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在5日以内,场所覆盖率达到100%,诉前调解成功率90%以上,切实提高了司法效率,节省了诉讼成本,减轻了人民群众诉累。
诉讼服务质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
林区法院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结合群众需求,针对短板弱项,制定诉讼服务质效提升指标14项,定期逐项对标对表,及时跟踪、掌握、研判全区诉讼服务质效工作进展情况,调整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持续开展窗口作风整治,规范窗口人员司法礼仪,做到服务语言规范热情。截止目前,分调裁审案件占比达到85%以上,律师服务平台应用率100%,协调办理解决率达到100%,网上阅卷服务能力——阅卷申请审核率达到100%,当事人评价满意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明显增强。

林区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智慧诉讼服务”为牵引,进一步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推进繁简分流,不断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推进诉源治理,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